查看原文
其他

楞严经讲解360:降伏自我很困难,批判 轻视他人很容易,这就是心中生大我慢

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凡有言谈皆无实义,用嘴巴或文字说法,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,万不可执著于文字,误了自己!

五十阴魔07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r0610fg8tja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慧律法师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视频讲座:

五十阴魔 07

(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!)

请合掌。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

《楞严经讲义》,1396页,我们继续来讲五十阴魔,受阴魔的第六:【癸六  觉安生喜  分三    子初  发端现相】经文:【又彼定中,诸善男子,见色阴消,受阴明白,处清净中,心安隐后,忽然自有,无限喜生,心中欢悦,不能自止。】这一段又是情绪上的东西、觉受上的东西,无限的喜,不能离开苦乐忧喜舍的这个受。

说:又彼定中,诸善男子,见色阴消,也就是说:前面的色阴十境突破了,受阴明白,处清净中,也就是处于一尘不染、恒常清净的境界当中。这个心中安隐以后,觉得这个境界非常好,忽然自有,无限喜生,这个意思:情绪上的东西,莫名其妙的喜悦,因为有一点禅定了;但不是佛的大定,产生了无限的喜悦的心,这个仍然是一种觉受,领纳这个觉受,就很容易着邪,心中的欢悦,不能自止,为什么心中欢悦呢?喔!认为自己将得到大自在了、大解脱了。不能自止什么意思?就是控制不住,无法控制,完全落入觉受,无法控制。

[此第六觉安生喜。又彼进修,禅定之中,诸善男子,见色阴消,无有质碍],因为突破了这个色法。[十方洞开,得大光耀,受阴已现,心地虚明,睹见佛心,如镜中像。处清净中者:一尘不染,恒常清净,处此境界,心安隐后,忽然自有],没有理由的,因为一直在禅定当中,觉得这种境界太好了。[无限欢喜之心生。不能自止者:]就是无法控制。为什么不能自止呢?[将谓得大自在,]我将要得到大自在了,我将得到大解脱了。[心中欢悦,不能自止。]后面这几个字,就是作修行人的座右铭:[此宗门下之大忌也。]这个要画双红线。无论什么境界,都不能落入觉受,因为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没有能所,你生了无限的欢喜心,这个喜还不能去控制它,这就表示你出了问题了。此宗门下之大忌。

所以看这个《楞严经》五十种阴魔,是非常非常重要的!在你的修学过程当中,出了什么毛病,二千五百年前的释迦牟尼佛,这早就告诉你了,到这个时候,你必需要警惕你自己,千万不能让那个无限的喜生,心中的欢悦失控。为何不可以?这是宗门的大忌,大忌就是能所不断。所以,[祖云:设有悟证,快须吐却,]“吐却”就是除去。设有悟证,因为禅宗是悟无所得,你只要有所悟、有所证,统统必需吐掉。“吐却”就是完全根除,就是不能着的意思。[即此之谓也。]任何的境界都着不得,成佛尚不可得,何况有这些无限的喜悦、情绪上的东西

【子二  指名教悟】经文:【此名轻安,无慧自禁,悟则无咎,非为圣证。】这个时候叫做轻安。诸位!轻安是什么意思?叫做相似三昧,在古来对这个轻安的定义不太一样;但是一般人认为这个轻安很容易达到,这个很不容易达到的!譬如说你洗个澡,念念佛心中充满着喜悦,说:这个是轻安。这个不是轻安的,这是心中有了依靠,刚好身心调得不错,这跟轻安没有关系的。这个轻安的定义,有一点范围太大了,“身心得到一些轻安”都是这样。但是,这个轻安其实不容易,这是必需要有禅三昧的功夫,还没有进入到最后的阶段,一种相似三昧的功夫;那么我们一般人连相似的三昧都没有,这谈不上什么轻安。此名轻安,无慧自禁,没有智慧,不能自禁,无法控制,自禁就是无法自己控制自己。悟则无咎,非为圣证,如果你觉悟了这些喜悦只是短暂的,不是一证永证,没有关系,把它平衡一下定慧就好。非为圣证,一证永证,没关系的,稍微调整回来就可以。

[此名定心成就,暂发轻安,身心快乐,莫可言喻。]为什么叫做身心快乐,莫可言喻?因为它相似三昧,这不是真正的三昧,可是它相似。[无有智慧,不能自禁。若能觉悟返悔,则无过咎。非为圣人,实证境界也。]】圣人的实证境界,是没有能所的那一种永恒的喜悦,不会说忽然跑出一种无限的喜悦,不会这样子的。他那种喜悦,是完全在心性当中显露出来,虽有喜悦,可是他不着,是真正的三昧的喜悦。

接下来,1397页,【子三  示迷必坠】经文:【若作圣解,则有一分,好喜乐魔,入其心腑,见人则笑,于衢路傍,自歌自舞,自谓已得,无碍解脱,失于正受,当从沦坠。】这一段就是修行修到后来变神经兮兮的。解释一下:若作圣解,则有一分,怎么样?好喜乐魔,入其心腑,为什么入其心腑?因为有机可乘,诸位!能所不断,就会让魔有机可乘。如果你入于绝对的心性,了悟诸法毕竟空寂,这些都是过目的云烟,这个魔就无奈我们何。入其心腑,因为你有机可乘,怎么样才会让魔有机可乘呢?就是能所不断。见人则笑,像精神病一样的,逢人就傻笑,也不知道是在笑自己还是笑别人。于衢路傍,自歌自舞,自己唱歌,也自己跳舞,因为那种境界实在是太喜悦了,自己赞叹自己说:我已经得到无碍的解脱了,你们要像我这样子喔!随时载歌载舞来表达自我。怎么样?失于正受,失于正受就是邪受了,当从沦坠。

[设若作为圣证之解,则有一分,好喜乐魔,乘间]这个“间”就是空隙,乘空隙[而入心腑,自谓圣心乐道,应当如是。见人则笑,恣情纵意,于衢路傍,歌舞自娱,将谓已得自在,无碍解脱。失于正受,妄起邪念,当从沦坠矣。六觉安生喜竟。]一切法不受,叫做正受。现在载歌载舞,还夸大其辞,说:我已经得到无碍解脱了。?(这其实是)失于正受了。所以《楞严经》这个五十种阴魔,它是一种镜子,你出去外面参,走遍了大江南北,你完全不被迷惑,你内心里面非常清楚,这个人是不是有正知、有正见,是不是佛的思想,还是已经偏了,你都非常清楚,你一定都不会走错路,也不会被他蒙蔽,妖言来迷惑你。

【癸七  见胜成慢(分三)子初  发端现相】经文:【又彼定中,诸善男子,见色阴消,受阴明白,自谓已足,忽有无端,大我慢起,如是乃至,慢与过慢,及慢过慢,或增上慢,或卑劣慢,一时俱发,心中尚轻十方如来,何况下位声闻缘觉。】我告诉诸位:这个就是修行当中最常常看到的,瞧不起别人。降伏自我很困难,批判、轻视他人很容易,就是心中生大我慢。这个你可以在一切的修行人当中,隐隐约约的,从他的语言、从他的写的文章、从他的行为举止,多多少少都可以看出一些端倪。真正悟道的人,这些慢、过慢、慢过慢不会有的。

解释一下:又彼定中,诸善男子,见色阴消,受阴明白,自己认为已足。底下那四个字就是要注意看:忽有无端,因为不是证圣果嘛,它就会突然跑出,没有任何的原因,就生大我慢起,如是乃至,慢与过慢,后面会讲到,后面的注解都有讲,什么是慢,什么是过慢,以及慢过慢,或者是增上慢,或者是卑劣慢,一时俱发。下面就最严重:心中尚轻十方如来,连十方诸佛都看不在眼里,何况下位声闻、缘觉。听到人家修小乘:哎呀!修什么小乘的呢?是焦芽败种,这些统统不入道!他一讲起来,全世界十方诸佛都比不上他,那一些泰国的比丘、缅甸的比丘,过原始佛教的生活,这些小乘思想的,他嗤之以鼻!

[此第七见胜成慢。又彼进修,禅定之中,诸善男子,见色消受现,]色阴消,受阴显现,叫做色消受现。[以为诸妄已尽,一真已圆,故自谓已足,即自满自高之意,将必以我为胜,故致无端,]无端就是没有任何原因。简单讲:这个还是建立在无明,无明就是无端,没有任何的原因。无明就是没有任何的原因,就跑出了什么呢?[忽有大我慢起。]我慢高山就不留德水了,把自己看得很高很高,完全不能领会佛陀的: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。所以佛陀在这个原始的教典里面,这样教育大家:凡是认为自己比别人高的、比别人强的,在佛教来讲,这个叫做桎梏,桎梏就是束缚的意思,被关在一个牢笼里面。再讲一遍:佛陀在《阿含经》里面讲了一句很了不起的话,只要你觉得我比别人强、比别人高,就会掉进我慢的桎梏。桎梏,你听得懂吗?桎梏就是一种束缚,束缚,被困住了。所以我们修行人就是自我降伏,也不管对方有修没有修,完全不能起高下的心,完全不可以的!

为佛弟子,所以一定要好好的领略佛法的真谛。因此真正悟道的人,他是不会去排斥任何一个宗派、任何一位法师,或者去排斥任何一间道场的,因为他肚大能容,容天下难容之事,心如宇宙,用宇宙的这一颗心,过活现象界的每一分、每一秒,既然心中无相,岂有高下?当然没有高下,何况会生大我慢?对不对?忽有大我慢起,[言我慢者,]看:[乃因我起慢,]因为执着有一个“我”,而生起这个傲慢,[如言我即是佛,我得无上涅槃等,故称为大。]“大”就是没有那个实力,把自己搞了名气很大,自己夸口。所以我现在还是要警告这些法师,好好的扎实充实自己,千万不要你没有那个实力,却把自己的名气搞了很大,上台讲不出东西,可是,你名气很大,怎么样?又下不了台,人家一问,你三不知,人家提的那个问题,都是你自己写的问题,不是人家真正提出来的问题,那你麻烦大了,你没办法达到这个百问不倒的功夫,你把自己的名气搞了很大,这个是非常伤害你自己的。你有能力、你有实力,你有这个愿力,那就等待因缘。

所以,这一些法师们今年刚好来这里结夏安居,这个是非常重要的,非常重要的!你有能力、有实力,你又有愿力,那不怕出名;但是就怕你没有这个能力,把自己名气搞大了,内心里面莫名其妙的生大我慢:你看,我披红色祖师衣了,我就是这样,你看,这么多人来恭敬我!你就把自己搞了很大。懂了一些皮毛,懂了一些,不能说他不懂,刚好半吊子,因为他没大彻大悟,对不对?刚好半桶(半吊子),那你怎么办呢?自己也没有时间用功,太忙了!是不是?今天应付这个、明天应付这个,明天这里要开光,后天这里要破土了,或大后天哪里盖什么育幼院、孤儿院,就是忙得昏头转向,就是把自己搞得很忙很忙......没时间看经典、自参自悟,统统没有,也没时间念佛、持咒,统统没有,但是,名气已经搞得够大了,那你麻烦很大了!是不是?

接下来,[若果有实证,是为有端,]“端”就是依据。如果你有实证的功夫,你明本心,见本性,了悟涅槃妙心,证悟到摩诃般若,那么,这是确实有实证,是为有端,这是有依据的。[今未证言证,]根本就没有那种功夫,而说自己已经证圣果了,[是为无端。依此我慢,恃己凌他,高举为性,]这个是《百法明门论》里面的注解,依此我慢,慢就是有高下心。恃己凌他,依靠自己有一点能力,欺负别人。凌他就是把别人践踏,高举为性,把自己举得很高,说:我慢高山,不留德水。就是大我慢的人,是一个没有德行的人,简单讲:会常常瞧不起别人的,不尊重别人的隐私的,常常攻击别人的弱点的,这个也是犯了大忌!高举为性,[以为七慢之总。]

[七慢者:《开蒙》云:单慢、过慢、慢过慢、增]慢[、邪]慢[、我]慢[、卑]慢[也。彼释云:]解释。A、[于劣计己胜,于等计己等,为单慢。]单一个慢字。解释就是说:程度差的,于劣,程度比自己差的,瞧不起别人,然后认为:我比别人更胜,我程度比他好。己胜就是我程度比他好。于劣计己胜,就是对于程度差的,对方程度确实不如你,我定调:我比你强!于等计己等,跟自己能力平等的,就说:我跟你也是一样啊,你没什么了不起啊!这个叫做于等计己等,对方的程度跟我相等,而计我的程度不输于他。这个也是有一点涵盖一个我慢的这个气分在,为单慢。

B、[于胜计己等,]对于别人的程度比我好,于胜就是别人,别人确实比我殊胜,能力比我强,可是我,“计”就是执着,我却执着于:我跟他一样啊!别人考了八十分,我的程度也跟他一样啊,也是八十分。或者是[于等计己胜,为过慢。]他跟我其实是能力相同的,我们二个都考八十分,可是,我就认为我比他强!其实二个能力是一样的。所以,于等计己胜,跟自己平等的能力,却执着、计着自己比他强,这个叫做过慢。C、[于胜计己胜,]明明别人比我强,可是我却执着说:我比别人强!于胜计己胜,[为慢过慢。]

D、[未得谓得,]并没有证到圣果,未得证圣果,而说:我已经证得了圣果。[计劣己多,]计于比自己差的,计劣,执着、计算、算计比自己更差的,自己:你看,嗯!我赢得太多了。计劣己多,别人比我差得太遥远了。这个“多”就是差太多了,程度上不能相提并论。[为增上慢。]诸位!这个增上慢在经典里面讲,还有一个特殊的诠释,就是,就是什么呢?就是错觉,增上慢并没有犯大妄语戒,就是说他没有证圣果,但是,他自己认为证圣果,是说他不是故意的。在经典里、戒律里面有一个这样的开缘,就是说:他真的不了解证圣果是什么,而只是一种感觉:我已经证圣果了!他也没有意思要去欺骗别人,或获得对方的供养,这个时候叫做增上慢,这个时候不犯妄语戒。就是说把自己看得太高了,而他没有欺诳的心,就是这样子。所以,未得谓得,计劣己多,为增上慢。

再来,E、[自全无德,谓己有德,为邪慢。]“全”就是全然,自己一点德行都没有,每天造杀盗淫、起贪嗔痴,然后一讲起自己,沾沾自喜,自己是怎么怎么的断贪嗔痴,绝对断了杀盗淫,自己是多么的慈悲、多么的喜舍,救了多少人,这个就是:自全无德,谓己有德。这个糟糕了,为邪慢。

F、[对多胜者,自甘劣少,不敬不求,为卑劣慢也。]这种人就没有救了,这种人完全没有救。怎么没个救呢?对多胜者,就是:他赢我太多了,他实在是赢我太多了,对不对?自甘劣少,自己认为太差了,我自己自甘劣少,自己认为:我也不是输了很多,我知道他程度比我好,可能我没有救了。自甘劣少,自己甘愿承认了:我自己差、卑劣,我所拥有的太少了,比不上他。但是呢,可是心中还是有一点骄傲:他是赢我很多啦,但是,我就不恭敬他!不敬也不求,譬如说佛法上你不懂,你也不求法,也不恭敬对方,怎么样?为卑劣慢,就是自己很差很差,还生骄傲的心,叫做卑劣慢,这个人没救了!如果是:我程度比他差,可是,我很恭敬的来求,既能恭敬,又能去求法,可是这样的卑劣就可以弥补;那这个是完全没办法弥补的。所以,对于多胜者;多胜就是赢他很多,程度超越他很多了,自甘劣少,这个有二个角度解释:自己认为:我输他实在是不是很多。这个第一种。自甘劣少就是:我自己甘愿处于差的那个角度,所以,我也不恭敬他、也不求他,我卑劣慢。

[七慢一时俱发,此比前慧偏多狂更甚;]更可怕![彼但谓本来同佛而已,此则更谓超越诸佛。心中尚轻十方一切如来,何况小乘声闻缘觉,此即邪慢。尚轻如来,不礼佛寺也。]佛算老几呢?是不是?你们这些统统在拜石头、拜这些画画(应指佛像画等,录入者注),我心就是佛了,我这个活佛你不来拜,你拜那个石头?生大我慢,看到所有的道场,都不进去顶礼,这个是违佛的教诫了。像我们佛制的菩萨戒里,像师父来讲,我们遵守菩萨戒,先受戒的在前座,后受戒的在后座。所以师父只要看到比我早出家的,有修没修,师父不在乎、不管他,那么来:老法师!您出家多久了?您哪一届的?一谈起来,那您的戒腊比我高,我一定跟您下跪顶礼。所以心立法师只要来到这个讲堂,我就一定跟他跪着顶礼,没有任何的例外,因为他比我早出家。那么,他们也很尊敬师父这一辈子小小小小、微不足道(的)对佛教的一个贡献,他们也很尊敬,他们也说:“不跪不跪!”这样子,立刻就帮师父扶起来,彼此之间都是这样子,很有礼貌的。

所以,你看看,师父不管到哪一个......师父恭敬众生恭敬到什么程度呢?有一次我从忏公那边出来,那时候还在家居士喔,往日月潭旁边一个小小小小的土地公(庙),我就刚好路过那个地方,下来,我还跟他合掌,说:土地公!当然不能顶礼啦。说:土地公!对不起!暂时让我休息一下,休息,我不会打扰你太久。要休息一下还要禀告土地公,跟他问讯,因为他是神,福德正神。真的!所以,我不管走到哪里,譬如说我到日本去,不管是什么道场,是神啦、是佛啦,我们不跟他顶礼,因为日本那个搞不清楚,我们就合掌,日本叫做神社啦,或者什么日照宫啦、什么月照宫啦,我们去也是一样,皇帝住的地方,我们就跟它合掌,变成打个招呼,恭敬,不管我走到哪里,连那个鬼神,我们都是这样尊敬他三分。所以师父完全没有那个什么我慢、我比你们高、比你们强,没有这样子的。何况我到任何一个道场,一定会跟寺庙大殿、佛,一定会顶礼的,那是我们的世尊。

1399页,【子二  指名教悟】经文:【此名见胜。无慧自救,悟则无咎,非为圣证。】此则怎么样?见胜,什么叫做见胜?见自己的灵性最尊贵了,起大我慢心:别人都不如我!叫做见,这个见就是见己灵尊,看到我的灵性最尊贵了,起大我慢:别人都不如我。所以我比别人强,叫做见胜。无慧自救,都没有观照的智慧。悟则无咎,非为圣证。所以,在座诸位!你只要做一件事情,就摆平你自己了:看到乞丐,你也不要去看不起他,看到流浪汉,你也不要去看不起他。所以,我那一天看到有个学生,三个学生,装那个尿、粪便,去泼洒流浪汉,人家流浪汉睡在地上,喔!我看到那个报导:哇!现在的孩子糟糕了,这谁教出来的孩子?流浪汉他不偷、他也不抢,他也有人权,他也有尊严,他不杀不盗不淫,他只是流浪而已啊,你怎么会用粪便把它洒在他全身呢?哇!我看到这个报导,现在的孩子真糟糕,怎么会有这样的学生?后来听说这个孩子家庭非常的富裕,疏于教导,真的是不应该!所以,小孩子不懂得佛法。像我们就走出去,有一些流浪汉怎么样,我们都是点个头,我们也不会去看不起人家。

[此名唯见己灵尊胜,慢气所使,起诸慢心,且无智慧,自救其病。设若能用慧照观察,观诸法性平等,尚不见有众生可慢,安敢慢诸十方圣贤哉?悟则无咎,非为圣人,实证境界。]

【子三  示迷必坠】经文:【若作圣解,则有一分,大我慢魔,入其心腑,不礼塔庙,摧毁经像,谓檀越言:此是金铜,或是土木,经是树叶,或是氎华,肉身真常,不自恭敬,却崇土木,实为颠倒。其深信者,从其毁碎,埋弃地中,疑误众生,入无间狱,失于正受,当从沦坠。】这一段很是重要。这个一个观念搞砸了,他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!

解释一下:若作圣解,如果你把这个当作是圣解,则有一分大我慢的魔在等着你,因为有空隙,趁隙而入,入其心腑,这个时候,那么就是十方如来都比不上他了。不礼塔庙,为什么?尚轻十方如来,他怎么会顶礼塔庙呢?摧毁经像,就告诉这些檀越——檀越就是施主。“檀”就是布施,“越”就是能够超越,檀越的真正的意思就是:布施可以超越贫穷。所以,这个“檀”是印度语,檀波罗蜜;那么,“越”是中文,这二个字,一个是印度文、梵文,一个是中文,所以,檀越,檀越,这加起来就是:布施能够超越贫穷,所以后来就把这个施主叫做檀越。告诉檀越言:此是金铜,你拜的不过是金铜之像,或者是土做的、木雕的。经典是树叶,因为以前叫做贝叶,用这个贝叶晒干了以后,经过了特殊处理,可以抄这个经典。或者是氎(dié)华,用这个氎花树为材料。怎么样?我们这个肉身才是真正的活佛,真常就是我们现在活的就是活佛,我们这个色身,三身就是具足了。这个肉身真常是什么意思?我们这个肉身才是真正的佛,才是活佛,你自己不去恭敬,却崇拜土木,却崇拜外面的土木。你这个肉身才是活佛,你这个肉身就是佛,你自己不恭敬,却崇拜外面木雕、土塑木雕的,你实在是颠倒。这个信徒因为跟错人了,没什么智慧判断。其深信者也跟从;“从”就是跟从,怎么样?从其毁碎,埋弃地中,这个不得了了!

我在大专佛学讲座的时候,碰到一个困难,问了忏公,我说:师父!我看到那个五逆十恶重罪里面,有一个出佛身血。因为那个时候刚刚初学佛法,因为不懂,请示:敢问师父!佛现在也不在世,那么,又没有像提婆达多,推下一个大石头,砸到佛的脚趾头,佛已经不在世了,怎么会有出佛身血?还列进、还写出来到今天呢?因为佛不在世,就不可能出佛身血了。忏公给我的回答,我很惊讶、也很敬佩,他回答得实在是好!说:“佛不在世,只要是佛像,土塑的、木雕的,只要是佛像,末法的众生,发恶心毁坏土塑、木雕的、纸张的,任何的佛像,统统叫做出佛身血!”哇!吓一跳,吓一跳!这是忏公的回答。所以,我到今天为止,这个佛像怎么样,我们就好好的处理,这个要很小心的处理。

从其毁碎,毁坏、碎裂,然后埋弃于地中,疑误了众生,因为众生见不到佛像,假佛见不到,真佛就更不用讲了。是不是?入无间狱,失于正受,当从沦坠。这个是出佛身血,诸位!这个很严重的,所以,师父告诉大家说:跟错了师父、跟错了上人,这是一件非常悲惨的事情!师父一直强调这一句话:跟到了一个恶知见、邪见的上人,那你麻烦大了,你怎么死的,怎么跑去地狱的,你都不知道!为什么?你会跟你师父做啊,你师父怎么做,你就会学着你的上人做。你的上人批评出家人,那你懵懵懂懂的,你也跟着批评,你麻烦大了,你麻烦大了!

[若终执迷,作为圣证之解者,则有一分大我慢魔,乘间]“间”就是空隙。[而入心腑,摄其神识,恣其所为,不礼塔庙,摧毁经像。或谓檀越言:佛像是金、铜、土、木,]我们这个[肉身为活佛真常,经典是树叶氎华,自说为向上真宗,]什么叫做向上?向上就是究竟,用现在的语言讲:自己说:我现在这一颗心,才是究竟的真正的成佛了。真宗,成佛的关键叫做宗。自说为向上真宗是什么意思?自己说:我们这个色身,才是究竟的成佛的关键。你不恭敬自己这个色身,([不自恭敬,])[却崇土木,实为颠倒,大言不惭,疑误一切]众生[。其深信者,从其毁]就是毁破,[碎]就是碎开来,把它碎裂,就像绞碎机一样,绞纸机把它绞碎了,用榔头整个劈开来,把它捣碎。[埋弃地中,]为什么叫做[造无量罪,]诸位!这个是出佛身血,如果依忏公的解读,这个是出佛身血,末法时期,凡发恶心、邪见的心,破坏佛像,统统叫做出佛身血,这个没办法忏悔的,出佛身血能忏悔吗?对不对?[魔教害人,入无间狱。失于正受而起邪受,当从沦坠。]

[《正脉》问:祖师门下,呵佛骂祖,何以异此?]搞混了。[答:祖师极欲人悟一性平等,心外无佛,剿绝佛见而已,]剿绝就是消灭佛见,因为真正的佛见是无见。[岂真增长高慢,]反失去平等的心性哉?([反失平等哉?][合辙问:临济不礼祖塔,丹霞之烧木佛,德山说一大藏教,如拭涕帛。]拭涕帛就是就像擦鼻涕的手巾,就像我们讲的卫生纸。就是擦我们鼻涕的手巾,意思就是一文不值。其实这一些(指上述公案)讲的,都是叫你直悟尊贵的心性,并不是说他真的不礼塔庙,真的是用恶心去烧这个木佛,或者是说:这个一大藏经就像擦鼻涕的手巾。

[岩头说祖师言句,是破草鞋,]破草鞋就是一文不值。岩头禅师说:祖师的言句是破草鞋,意思就是:你心中的那个不生不灭的涅槃妙心才值钱。祖师大德是祖师大德讲的,跟你的心性无关,是叫你回归到清净自性,叫你自参自悟,把最尊贵的心性开采出来。所以,这里就是说:那么,岩头禅师就说了:祖师的言句是不值钱的破草鞋,这难道[非大我慢乎?答:此为执外求,而不达自心,执言教而不肯进修者,故作峻厉之语,]峻厉就是峻刻严厉呵叱,就是说自己最尊、最贵的本性还没找着,只是在语言、文字里面打转。为什么祖师言句不值钱?因为如果你把它当作语言、文字来解读,那就麻烦了,心性没有语言的。所以,在座诸位!把佛法当作学术来研究,是一件很悲惨的事情,是三世佛冤。你要把语言、文字,来会归到你的心境的实证的境界,这个就是真正的对。所以,在座诸位!学者跟祖师不一样的,学者可以说语言、文字通达;但是,生死断不了!祖师大德不需要像学者这么多的语言、文字,可是,生死是自在的,生死是自在的。

接下来,[而激之,]就是激励。[实一片真慈,谁曰慢心?]怎么可以说祖师是我慢的心?[若使祖师,真有慢心,]假设说这个祖师真的有傲慢的心。[则亦不免泥犁,]那么,当然也会堕地狱。泥犁就是地狱。[况其他乎?七见胜生慢竟。]

接下来,【癸八  慧安自足(分三)  子初  发端现相】经文:【又彼定中,诸善男子,见色阴消,受阴明白,于精明中,圆悟精理,得大随顺。其心忽生,无量轻安,己言成圣,得大自在。】这个也是很麻烦!解释一下:又彼定中,在禅定当中的这个善男子,见色阴消,受阴明白了,怎么样?于精明中,精明,第一个“精”就是识精,第二个“明”就是圆明。识精圆明就是前面讲的,这识精就是自己的心性,识精圆明,就是自己的心性之中,圆悟了精理。什么叫精理?就是究竟至精之理。究竟至精之理是什么?就是亲见佛的心。既然见到了佛的心,就会得大随顺,随什么?随心顺意,随心顺意是什么意思?“随”就是随心,“顺”就是顺自己的意,随心顺意什么意思?就是无碍了。意思就是:回观色阴既消,超然无累,离诸粗重染垢,这个时候的心忽然生相似三昧,无量轻安,诸位!这个无量就不得了了,还不是短暂的,是很强大的轻安;但是,就不是真正的三昧。己言成圣,得大自在,自己说:我已经证佛果了,或者证阿罗汉果了,再没有人比我更强了。

1401页,[此第八慧安自足。又彼进修,禅定之中,诸善男子,色消受现,于精明中,圆悟精理者:精明即是自心,识精元明之中,圆悟至精之理,即是佛心;谓于自心中,亲见佛心是也。得大随顺者:既见佛心,则得大无碍,莫不随心顺意者矣。其心忽生,无量轻安者:回观色阴既消,超然无累,离诸粗重染垢故,忽生无量轻安也。己言成圣,得大自在者:因见受阴显现,]就像镜中像,[如镜现像,莹然朗彻,己言自己成圣,自心佛心,无二无别,]无二无别,怎么样?[勿劳再修,得大解脱自在也。]就是妄言证圣了。

【子二  指名教悟】经文:【此名因慧,获诸轻清,悟则无咎,非为圣证。】此名因为什么?因为悟得了精明精理,因为他悟到了精理,至精之理,亲见了佛心,获诸轻安、清凉。悟则无咎,非为圣证。看注解:[此名因慧:谓因于精明之中,圆悟精理之慧,获诸轻安清净之境,离诸粗重之相。此但一时豁悟,何足自满?受阴尚未曾破,还依本修,庶无过咎,]“庶”就是差不多,这样子可以没有过失,庶无过咎。[非为圣人,实证境界矣。]

【子三  示迷必坠】经文:【若作圣解,则有一分,好轻清魔,入其心腑,自谓满足,更不求进,此等多作无闻比丘,疑误众生,堕阿鼻狱,失于正受,当从沦坠。】翻过来,师父再解释一下:说:若作圣解,如果你把这个境界当作是圣证之解,已经证量的,圣解就是已经作为圣证之解,就是你已经有证量了,不了解这个只是短暂的,叫做圣解,圣证之解,就是一证永证之解。如果你把它作为圣证之解、一证永证的功夫,那么,你就麻烦大了!则有一分,好轻清魔,入其心腑,自谓满足,更不求进,我已经到最高的境界了,更不求进。此等多作,这些统统是......多作就是统统像什么?像无闻比丘,把无想天作涅槃解,叫作无闻比丘;按照道理讲叫做无闻慧比丘,因为闻会产生慧。所以加一个字还是比较圆满,叫做无闻慧比丘。从来就不听闻佛法,叫做无闻比丘。无闻就是无闻慧,无闻就没有智慧,叫做未证言证,没有证量,把自己当作是有证量的,这个时候严重了!为什么叫做疑误众生?他已经比佛更了不起。这全世界就他最了不起了,还有谁比他更高呢?对不对?当然会疑误众生啊!因为一开始就落入这个恶见、没有正确的知见,疑误众生。后来因果昭昭逃不掉,堕阿鼻地狱,失于正受,当从沦坠。

1402页,[若作圣证之解者,则有一分好轻清魔,乘间入其心腑。]“间”就是间隙。[好轻清魔者:如世有不依正觉,修三摩提,一向摄念静坐,稍获轻清,生自足想,死而不化,年老成魔,入其心腑,持其神识。自谓功行已满,福慧已足,更不再求增进矣。此等众生,不肯亲近]善[知识,请求开示,]认为自己厉害!所以,在这个末法时期,也有人在讲经说法当中,劝人家不要亲近三宝、不要亲近出家人,自己在家,少数几个在家居士自己搞一个小团体,说现在的出家人没修行,比不上在家居士。你想想看,这个有多可怕!果真道场里面的出家众,恶知见、邪见没修行,当然我们真的是不要去亲近;但是,如果没有去亲近他,你又怎么知道他真的比不上在家居士呢?所以,师父还是劝导,不管任何一个时间、空间,台湾或者是中国大陆,世界各地的华人,只要你是在家居士,应当找一个善知识、找一个道场亲近,这样才对。你看得起的啦、你认为是如法的啦。如果说这个出家众实在是行为举止......那么我们不要太多的批评,就不要靠近就好,自己用智慧来判断。怕的就是你把自己看得太高:那些出家众,我比他行,我可以讲经给出家的法师来听。生这个大我慢就不可以!果真人家有德行,那应当亲近。

请求开示,[多作无想天中,无闻比丘,未证言证,及至命终,受生相现,毁谤佛法嫌人,]嫌人就是嫌疑人。[或令人闻而生疑,从谤生误,以谤法因,断菩提种,故曰堕无间狱。]在座诸位!所有的罪没有比谤佛、谤法、谤僧的罪更重,为什么?后面那四个字:断菩提种。譬如说我们在这个道场里面,某一个法师表现得不怎么好,好!那你一直扩大......一个人的问题,你一直一直扩大,本来要来亲近那道场的,给你这样一讲,一个一个断......一个一个断啊,这个谁负因果啊?当然你负因果了!所以,师父曾经说:全世界众多的众生,赞叹佛、赞叹法、赞叹僧,那么,佛教就会兴盛。如果我们发恶心,谤佛、谤法、谤僧,那么这个佛教就会慢慢的败坏,为什么?断菩提种,就没有人要来学佛了。所以,自己要很冷静的,我这一句话出来,会伤到佛、伤到法、伤到僧,这一句话打死都不能讲的!接下来,【失于正受,而起诸邪受,当从沦坠矣。八慧安自足竟。】

【癸九  著空毁戒(分三)  子初  发端现相】经文:【又彼定中,诸善男子,见色阴消,受阴明白,于明悟中,得虚明性,其中忽然,归向永灭,拨无因果,一向入空,空心现前,乃至心生,长断灭解。】诸位!这个修行修到变成外道、拨无因果了、断灭见了。解释一下:又彼定中,诸善男子,见色阴消,受阴明白,在明悟当中,得虚明性,可以融通,又有光明性,其中突然间,怎么样?归向永灭,没有理由,说:看到最后,万法都最后都是灭啊,根本就没有什么因果啊。糟糕了!拨无因果,这个就是佛讲的:宁可着有如须弥山,不可着空如芥子许。如果你执着说有因有果,就算你很执着很执着,佛陀说:虽然你还没有办法证悟到因空、缘空、果空,这个还算是好事。因为执着因果的人,不敢去为非作歹,会诸恶莫作,至少会众善奉行,还保得住,能持五戒,保得住这个人身。对不对?这拨无因果,杀人放火都没因果,那怎么办呢?是不是?这个拨无因果,这个是很可怕的!

一向入空,诸位!“空”的前面加二个字:断灭。这个空,不是佛讲的那个因果连锁性的空、缘起缘灭的空,佛陀说:此有故彼有,此无故彼无,就是法法都是因缘果报的相连性,是不能断灭的。现在这个人修行修到一向入断灭空,这个断灭空是空心现前,再加二个字:“断灭”空的心只要一现前,就麻烦大了,不怕因果了!乃至心生,这个心生就是动念,动到什么念呢?长断灭解,这个长就是长久的都是断灭空之解,断灭空的解。断灭是什么意思?没有因果了,今天你修再大的善也白费了;你今天造再大的恶也不怕,因为因果是不存在的,这个就问题很大了!释迦牟尼佛三藏十二部经典,简单讲:二个字,就是讲“因果”,你用生灭的因,就得到生灭的果;你修行用不生不灭的本性的因,就得不生不灭的果,不管你怎么讲都是因果。《华严经》就是讲二个字:因果,它讲的只是范围很大,很大!《华严经》我们讲了四十片的录音带,现在正在整理。

[此第九著空毁戒。又彼进修禅定之中,诸善男子,见色消受现,于明悟中;即十方洞开,豁然无碍,观受阴虚明之性,廓尔显现,无法可得,于其心中,]因为悟无法可得,那个无法可得不是毕竟空寂,是否定了因果。[忽然生起,]忽然生起就是无端,意思就是:还建立在无明,没有真正的开悟,叫做忽然生起。[空净之念,永沉断灭,遂致拨无因果,从此不假修为,上无佛道可成,下无众生可度,]他这个是证量究竟解脱的究竟心性,是这样讲的,他现在把它弄错了,弄错了,坏了事修。上无佛道可成,所以不用修行;下无众生可度,所以也不必积极的去救众生。一向入于断灭空,([一向入空,])[断空之心现前,]就是断灭空之心现前,就是不信因果了。[乃至心生长远断灭之解,即归向永灭也。]接受他的理念就麻烦了,整个社会就乱掉了!杀人、放火、强奸,也没有什么因果,干尽了坏事也不怕报应。

【子二  指名教悟】1403页,经文:【悟则无咎,非为圣证。】 [《指掌疏》云:按前后诸科,此处皆有此名等语,惟此科独缺,或是笔授脱漏,今准前后,撮略本科中意,]“撮”就是摘取。摘取大略的本科的中间的意思,[而补足之,]悟则无咎,非为圣证。[亦不敢自以为是,俟高明者更辨之。]加了这八个字。[此名定心沉没,失于照应。此名定心,沉空滞寂,未免过于沉没,失于慧照观察。悟此断空非是,仍依本修,则无过咎。非是圣人实证真空境界。]

1404页,【子三  示迷必坠】经文:【若作圣解,则有空魔,入其心腑,乃谤持戒,名为小乘;菩萨悟空,有何持犯?其人常于,信心檀越,饮酒啖肉,广行淫秽,因魔力故,摄其前人,不生疑谤,鬼心久入,或食屎尿,与酒肉等,一种俱空,破佛律仪,误入人罪,失于正受,当从沦坠。】你看,这个多可怕,多么的可怕,一念之间搞错了,什么坏事都做!

再念一下:说:如果作这个圣解,把这个断灭空当作是圣证之解,这个就麻烦大了,不怕因果了。则有空魔,空魔就是断灭空的魔,入其心腑,乃谤持戒,你看看:那一些持戒,你看,具足了这威仪,这些真的都在相上打转!就是谤持戒的小乘,名为小乘人,是不是?这个菩萨,真正的菩萨是悟空,毕竟空寂,有什么戒可持?又有什么戒可犯呢?持犯一如喔!你看,简单讲:就是凡夫讲圣人的话。其人,其人就是围绕在他旁边的人。所以,不修行是没关系,跟错了上人,比不修行是更可怕的!其人常于信心檀越前面,喝酒吃肉,广行淫秽,因为魔力故,摄其前人,不生疑谤,也不会受人家毁谤,为什么?他也不会怀疑、也不会毁谤,因为有魔力来保护他。久了以后就麻烦了,魔鬼之心久入,这个鬼心久入什么意思?就是魔鬼的心久入,渗透了、进去了,怎么样子?就是熏染,熏染自己的灵性已经太深入了,就是熏习太久了。魔鬼之心熏习久入了,就像一个人染重病了。

或食屎尿,与酒肉等,诸位!日本就是这样,有那个麻原彰晃,你们听过吗?这个麻原彰晃,他拉出来的尿还有大便,给那个日本人,还物以稀为贵,那个一瓶还要很多钱喔!日本的麻原彰晃,就是在subway放那个毒气那个,叫做麻原彰晃,你看看!当我们看了《楞严经》,觉得surprise,或者是shock震惊,说:屎跟尿能喝吗?日本就是喝这个,我到日本东京去演讲过。诸位!我告诉你:这绝对不是讲大话,台湾的佛教的强盛......普遍性,我讲的普遍性,胜过日本万倍!那个日本你所有的这样走,走到哪里,你找不到一个正信的佛教,找不到正信的佛教。他们放假的时候,就去神社或者是道场供养一下,(师拟日本人供养时的动作:拍掌两下后合掌)钱就丢出去了,然后冒那个烟,你去那个Asakusa,浅草那个地方,那个烟一冒起来的时候,然后他就把烟往自己身上揽......你看过日本那个喔?你要说佛法,日本没有佛法。少数的,像高野山那个是传统的密法,当然有一些啦。我讲的是普遍性的。生长在台湾的信众,站在佛教的角度的观念来讲,这个是大幸运的人,生长在有佛法的国土。所以,那个由纪师姊,还有那个Sakura桑,他们这一对夫妻,住在Yokohama(横滨),他们就跟我讲:师父!这台湾的佛教太强了,我们住的那个Yokohama(横滨)没有看到什么叫做正信的。大部分的去,譬如说去Osaka,还是台湾去的道场啊,Osaka这个大阪,像佛光山啊、中台禅寺啊,(未完)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300~340链接(未完)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200~300链接(未完)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01~200链接(未完)

首楞严神咒注解整理(慧律法师版)

楞严经讲解340:你没有忘掉这个色身,就一定会感得三灾,没有办法出三界

楞严经讲解341:今天听经闻法没看出什么结果,可是在你证阿罗汉果时就分利钝

楞严经讲解342:不管你在哪个时空扮演什么角色,记住要做最有利益众生的事

楞严经讲解343:在生灭无常的世间背叛与被背叛是很正常的事情,大智慧才是一生最可靠的

楞严经讲解344:淫欲是坠入三途的重大力道,你淫欲不断就是一直往下掉升不起来

楞严经讲解345:不管孝子贤孙有多好、夫妻感情多深,时间到时业力一转你走你的我走我的

楞严经讲解346:谁都不想看到对方傲慢的态度跟心态,傲慢只是自己麻醉自己而已

楞严经讲解347:要是掉进了地狱,除了佛和圣人能救你,世间人为你做功德诵经都没用

楞严经讲解348:在中阴身的人他不想去投胎,但中阴身最长的生命就是四十九天

楞严经讲解349:世间没有冤枉的事情, 业力是最公平的上帝,所以不用怨叹

楞严经讲解350:本经修楞严大定以淫欲为生死冤家,想要好的果报就一定要断淫

楞严经讲解351:从今天起绝对不发脾气,绝对不恨任何一个人,你的相似三昧就现前

楞严经讲解352:心中没有爱也没有恨就接近圣人的境界,喜欢的不执着、不喜欢的也不排斥

楞严经讲解353 : 只要你护持三宝,发愿弘传正法,就是大大的善业力

楞严经讲解354:五十种阴魔是楞严经最大的特色、卖点,是末法的重要的一面镜子

楞严经讲解355:所有的问题都是你自己内心的问题,都不是别人的问题

楞严经讲解356:死亡是人类最无法掌握的讯息,来不及没办法预测的

楞严经讲解357:我们生命其实来自于太阳的能量,说你跟我这样分别其实是多余的

楞严经讲解358:不管见没见到佛,只问你现在心是不是定在这一句阿弥陀佛的身上

楞严经讲解359:任何一个学佛的人有极端的情绪,这个都不是佛法

历史文章阅选读三(点击标题观看)

历史文章阅选读一(点击标题观看)

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

净空法师《法华经大意》目录01-66(全)

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 01-287目录

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--102 (全)链接

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01-23目录(全)

宣化上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目录(全)

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-90链接(未完)

净慧法师僧伽吒经浅释01-18目录(全)

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01~340链接(未完)

梦参老和尚地藏经浅释(全)

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

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

首楞严神咒注解整理(慧律法师版)

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,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

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,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

《寿康宝鉴》原名《不可录》白话版 全

太上感应篇目录01--52(完)

修福者必看:文昌帝君阴骘文大意(净空法师讲述)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